塞上银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塞上银苑

戏台

发布者:榆林市银行业协会发布时间:2020-08-14 11:10:32来源:建行榆林分行阅读:1174字体:[] [] []

小时候,每年在七月赶会的时候就会有戏班子来会场上,搭台唱戏,唱个三五天的。靖边县河边上原有戏台,有三间屋宽,比较宽敞,一个戏班子十来个人,班长,扮角,乐队,化妆师等等。演员早早地扮上,穿着厚重的戏服,赶着炎热的暑气,咿咿呀呀从中午唱到晚上。

外婆是个爱听戏的人,每到七八月有戏班来唱戏,就和同龄的老太太老大爷们去听戏,中午匆匆吃过饭拿着小板凳戴着草帽,手里拎着一壶茶水去抢占前排的位置,小时候跟着老人们在台下一坐就是一天。那时候智能科技还没有很发达,没有字幕更不用说配备LED屏了,有些曲目因剧种的原因,方言特色非常鲜明,犹如听天书,但是很多爷爷奶奶虽不识字还是看得不亦乐乎。一台戏演完,往往是繁星点点,月至中天,人群陆续起身,夹着板凳,背起孩子,互相叫喊熟识的人,一路熙熙攘攘,结伴回家,我跟在大人后面,回家倒头便睡,一夜梦里都是戏台上光怪陆离的光影。

有时候不禁想这些老人们真的能听懂戏文里唱得是什么吗?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能看到穿着厚底靴的长髯老生甩着宽大的袖袍在台上来回踱步,涂着红脸的妙龄女子欲说还休,唯独对穆桂英挂帅有很深的印象,那样一个英气勃发的女人。受老人影响,后来逐渐了解戏曲,程派迟小秋的锁麟囊,梅派李胜素的白蛇传,花脸的锁五龙,讲忠孝节义的苏武牧羊,讲狸猫换太子的打龙袍,还有春晚上名噪一时的《同光十三绝》等等……戏曲的大门里是一个光彩恢宏的世界。

不久前看到新闻报道,很多地方的戏台逐渐都拆了,有的要么整修,要么干脆就消失了,想到家乡的戏台内心不禁怅然若失,莆仙戏、梆鼓咚、山歌都在逐渐消失,有人说戏曲也在逐渐消失,但换个角度看其实不然。有始有终,万物消长,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纵观历史所能总结出的经验。元杂剧辉煌一时最后轰然倒地,宋词光耀千古却也没能保存下来多少音律。在今天看戏剧的艺术形式逐渐不适应当前的社会,京剧也在发生着大幅的改变,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唐诗慢慢的改变形式有了宋词,宋词的确辉煌但你不能管宋词叫唐诗,只是这个过程及其痛苦。

有这样一种说法:“戏一开腔,八方来赏。一方人、三方鬼、四方为神。人不听,鬼神尚在。”老祖宗定下规矩,戏只要开始了,就不能停,哪怕没有人听,也要唱完,因为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戏子变老,搭档会换,戏里的虞姬是虞姬,戏里的霸王却不再是霸王。     从人生来看,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台独角戏,有人来,有人走,离别之歌常起。台上人不见旧颜色,台下人也唱离别歌,人生就是千变万化,谁知道哪里是真正的台上台下呢?只是记忆里那一方戏台始终就在那里,有三间屋宽……

(供稿:建行榆林分行  秦天)


顶部】 【关闭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杜甫
↓下一篇:难忘的土炕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84号

Copyright @ 2008-2014  榆林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6616号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兴达路商务大厦5层 投诉电话:0912-3854994  服务热线:0912-3853994
技术支持:云企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