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案例
2023年10月26日,某老年客户来到银行网点,急切告知大厅工作人员,声称个人信息被泄露,有一个百万保障的保险客服可以帮忙将钱转移到其他安全账户,客户要求将其卡内未到期的定期96万元转出至对方指定账户,并且让员工帮忙下载“天翼云会议”APP。银行员工接待后意识到该客户可能遭受电信诈骗,经过详细了解,并协助客户查看双方通话记录,很快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稳定客户情绪后,告知客户正在遭受电信诈骗,不要着急,更不要轻易转账给所谓的“安全账户”。
考虑到客户已将本人全部信息提交至对方,工作人员立即帮客户将银行卡内定期变更为纸质定期存单,因涉及三方存管协议,当日仅将卡内资金取现,未进行销卡处理,并卸载了所谓的“天翼云”APP。同时提示该女士切勿相信陌生人电话,千万不能将自己的卡号,密码、动态码等信息告知别人,如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公安机关人员。当日业务处理完毕后,该女士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解答和热心服务非常满意,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大额资金损失,对我行守护老年客户的“钱袋子”再次肯定和感谢。
二、案例风险点:
1.利用老年群体风险意识淡薄,进行资金诈骗。
在该风险事件中,不法分子通过老年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不足进行诱导营销,利用老年人“保全资金”意识较强,诈骗方以提供资金保障的方式,诱惑消费者进行下载软件并实施诈骗。
2.银行厅堂人员审核不严,易造成风险事件。
银行厅堂人员在为老年人等薄弱群体提供服务过程中,要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判断能力,做到风险充分告知,对于异常事件及时上报处理,如因员工个人能力与行为未尽到告知、提醒与拦截义务,根据客户需求操作业务,极易造成客户资产损失。
三、应对举措:
(一)做好金融知识宣教工作。
银行工作人员应加大对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结合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街道、进巷口等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厅堂开户和转账环节,做好风险提示,对于异常大额转账交易,提高警惕,做好上报和风险堵截工作。
(二)关注薄弱消费群体业务办理。
对于老年人等薄弱群体客户办理转账业务,要更加审慎,多沟通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充分做好风险提示、警示教育,切实增强老年人在金融支付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提高厅堂人员风险判断识别能力。
针对厅堂业务相关工作,如借记卡开卡、转账、手机号变更时,沟通时话术规范,资料明确,对于客户疑问应及时解答,无法当时解答的,持续做好跟踪反馈。同时对于客户咨询的问题加强识别,对于有电信诈骗、资金诈骗特征的事件,及时做好风险提示和劝阻,如有必要与当事人家人或公安机关联系,防范客户信息泄露或资金盗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