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兴业银行榆林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实做细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助力科技金融
作为“五大篇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兴业银行榆林分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支持科技型企业作为自身使命与业务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在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方面,不断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机制、创新产品研究、生态圈平台搭建、配套政策支持、成果产业化等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此外,在创新产品研究方面,针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类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性,根据企业的产学研、科技资质、高管团队、行业地位、对接资本市场、获得奖补等维度,总行推出以“技术流”授信的一系列差异化政策,包括科创企业“技术流”授信政策、授信额度核定、审批流程、不良容忍度、责任认定等“技术流”企业专属政策。截止2024年6月末,兴业银行榆林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24,668.13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24,552.15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5.98万元。
响应“双碳”战略,打造绿色金融
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此举标志着本行在引入国际先进模式,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推进科学、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以及“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加快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传承创新优势,深挖区域资源禀赋、丰富业务模式,着力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 兴业银行榆林分行主动投入榆林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中,主动识别“双碳”政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落地。截止2024年6月,兴业银行榆林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85,780.50万元,较年初增加32,572.6万元。
提高普惠金融战略定位,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兴业银行榆林分行将普惠金融作为分行一号工程,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耕小微、提速小微、创新小微。在产品创新方面,有线上贷款“快易贷”,以及小企业“连连贷”等小微企业专属产品。“快易贷”信用贷款产品,是集纳税、结算、征信、工商、法院、存量等数据为一体,采用主动授信智能决策模型的一款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具有操作简单、用款灵活、自助提额、自动审批五大特点。“连连贷”产品是为减轻小微企业的续贷压力,针对经营正常,无逾期欠息的小微企业贷款实现无还本续贷。截止2024年6月,兴业银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1,735.46万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695.46万元,较年初增加3,110.41万元,增长率达24.72%。
持续优化养老金融,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体验度
兴业银行率先深化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首先以“安愉人生”品牌是以关爱、服务老年人为出发点,以老年客户为服务对象,提供专属产品定制、身心健康管理、财产安全保障、法律顾问服务等符合老年客户需求的专项金融和增值服务,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专属化的金融服务,助其建立科学的养老储备计划、养老资产管理规划等,实现其财富和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同时为老年人打造专属“爱心窗口”、“专属座位”、“专属理财经理”“上门服务”等,传递有温度的金融特色化服务,深受老年人的好评。截止2024年6月,榆林分行个人养老金客户768户,累计缴存余额23.3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余额14.70万元。辖内所有网点均为适老服务网点。
深耕数字金融,赋能金融服务提升
在数字金融方面,兴业银行总行将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紧密围绕“构建连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的愿景,将数字化转型置于全行战略高度。总行在2021-2025年数字化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举措,旨在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兴业银行榆林分行依托总行各类科技平台,以优化客户旅程为主线,以线上化平台应用为主渠道,丰富和提升客户体验,深度挖掘客户价值管理,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经营模式转变,构建全生命周期客户经营体系。截止2024年6月末,“兴闪贷”客户274户,贷款余额3,103.80万元。公司的“快易贷”客户27户,贷款余额4,690.55万元。今后兴业银行榆林分行将继续重视金融改革创新,成立数字金融工作小组,积极推动各领域业务发展,为更好的服务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