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榆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榆林农商银行在榆林“经济大盘”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榆林农商银行由原榆阳农商银行、横山农商银行合并重组,于2020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是陕西省首家市级合并重组、国企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农商银行。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建设最具影响力的普惠型农村商业银行”为经营发展方向,以“打造百年银行老店”为合规建设目标,以“相知相伴 服务同行”为客户服务文化,牢固树立“纳富助贫 雪中送炭”的经营理念,聚焦金融服务短板和弱项,坚持差异化、错位化经营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通过建机制、深改革、强管理、优服务,不断增强支农支小支实服务能力,持续厚植普惠金融发展优势,为榆林经济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一、推进普惠金融 为乡村振兴聚合力
作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榆林农商银行坚守“三农”初心,践行“原生”之责,积极推动普惠金融转型升级,形成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为区域金融事业添柴加薪、立柱架桥。一是成立普惠金融部,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全行发展战略,成立“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金融服务“三农”责任担当。二是精准划片、包村入户、定期走访、上门服务,持续推进农户建档评级授信,截止目前,辖区农户建档实现全覆盖;三是全面启动“双基联动”工作,在农区打造“银行+村两委+农户”服务模式,强化信用村(镇)创建工作,2021年以来,已创建信用村96个;四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满足已脱贫户、边缘户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做好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脱贫巩固贷5549户、2.29亿元;五是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行差异化、市场化利率定价,落实涉农贷款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涉农贷款的考核激励,引导新增信贷资源重点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普惠涉农贷款113216户、192.26亿元。
二、推进普惠金融 为小微企业增活力
榆林农商银行坚持服务回归本源,落实“小零散实”经营方针,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持续增长,不断提升服务小微客群能力,全面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一是坚持并不断优化网格营销模式,执行定格定人定责,开展地毯式、扫街式的定期走访营销,确保网格商户、小微企业知悉我行各项金融服务政策、产品和服务;二是强化政银合作,加强与街道办、社区、物业的沟通对接,积极宣传农商行地方银行、普惠银行、百姓身边银行职能,与基层组织打成一片,形成合力,共同服务好辖区小微客户;三是落实名单制精准营销,梳理辖内小微企业、商户名单,特别是新注册的小微客户,进行逐户走访对接,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小微客户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度和满意度;四是落实首贷服务等各项减费让利政策,举办银企交流座谈会,开展集中授信仪式,打造各类“信用商圈”,始终秉持“让利不让市场”的原则,不断提升服务小微质效。2021年以来,已走访对接小微客户10万余户,授信2.8万户,累计投放普惠小微贷款105.9亿元。
三、推进普惠金融 为实体经济添动力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榆林农商银行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一是持续深化人事薪酬、信贷管理和风险化解“三项改革”,不断扩充客户经理队伍,实行审贷分离、集中审批制度,充分发挥“机制活、门槛低、决策快、落地快”的地方法人银行优势,全员干事创业激情不断迸发;二是构建普惠金融与公司金融“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强化条线管理,统筹推进,落实全业务、全产品、全口径培训工作,加强专业素养提升,全面提升服务小微客户能力和水平;三是聚焦城镇居民及新市民,在扩大消费上做优服务,支持新市民在住房改善、住房装修、购置车位、大宗家具家电、教育医疗等资金需求,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力促居民消费回升。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消费类贷款33.2亿元,累计投放实体贷款532.5亿元。
四、推进普惠金融 为数字转型提效力
数字技术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好数字金融文章,为客户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榆林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做出特色产品,持续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全方位掌握客户群体金融需求,逐步构建并不断丰富个人数字普惠贷款“秦e贷”和小微数字普惠贷款“秦V贷”产品体系,充分发挥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大力推广线上数字贷款,全面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农户贷款普惠化、小微贷款专业化、消费贷款场景化、小额贷款线上化的转型发展,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多上门、客户少跑腿,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2021年以来,数字普惠贷款累计授信1558984户、128.9亿元,累计用信99354户、13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