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农商银行严格贯彻省联社“11353”工作总要求,坚守“四心银行”发展定位,坚持“四求四不”经营理念,扭住产业发展、农村提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以优质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紧扣重点领域金融需求,切实落地落细“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定边发展金融主力军。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27.99亿元,较年初净增4.9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6.45亿元,较年初新增4.47亿元,其中实体贷款余额59.18亿元,较年初净增4.39亿元。存贷款较年初增速分别达到4.06%、6.21%,为定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全面助力产业发展。
定边农商银行结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安排,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形成业务发展与创新驱动战略融合的良好局面,做三秦百姓的“专心银行、贴心银行、良心银行、放心银行”。
支持科技创新市场主体集群发展,做透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市场。走访对接县域重点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县域创新性产业集群,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通过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积极对接做好信贷支持,推动产业入园集聚,促进实现所在县域主导的工业产业全部入园发展、组团发展、集群式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市场主体融资可得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助力县域重点产业,做好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链主”企业、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做好科技型链主企业精准对接。深入了解县域产业布局和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落实产业链金融服务“行长+链长”机制,积极响应科技型链主企业金融诉求,做好链主企业精准对接服务。倾斜信贷资源,丰富金融服务品种,为链主企业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结算、信贷支持、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增强企业发展实力,促进重点产业链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塑造新优势。
加快金融创新促进服务良性循环。一是深入实施减费让利。严格落实监管部门“七不”“四公开”“两禁两限”等禁止性收费规定,除贷款利息外不额外违规收取其他费用。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立科技型普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机制,原则上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三是建设好科技金融服务团队。持续提升客户经理科技创新产业研究能力,培育造就一批学历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服务经验足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客户经理队伍,扩充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顾问规模。灵活运用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系统,适当提高科技创新相关贷款业务绩效标准,激励客户经理释放主动营销动能。
二、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持续打造生态亮色。
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定边农商银行建立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设定绿色金融总体目标,建立绿色金融机制和流程,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致力于绿色金融重点领域服务,加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治理、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等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做好清洁能源、绿色制造、能源保供等领域服务,取得绿色贷款连续3年“三个不低于”的工作实绩。截至2024年6月末,定边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2995.17万元,较年初净增5642.17万元,增速76.2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0.52%。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以下一揽子的措施。
加强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定边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制定出台的绿色金融政策、加大绿色项目融资、制订相关分类管理配套政策。
通过名单制精准营销加快重点客户营销对接。业务发展部积极对接发改部门,掌握当地抽水蓄能电站、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低效农用地整理等项目建设情况,全部纳入名单制精准营销名单,由本行高管包抓,主动上门营销。客户经理按季走访的基础提高对接频率,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记录走访及客户金融需求情况,建立绿色客户资源积累和储备机制,抢占绿色产业客户市场。
降低绿色贷款融资成本。定边农商银行坚持用好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对符合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的绿色三农及小微贷款,优先使用低成本资金,精准传导政策红利,持续降低绿色产业及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绿色贷款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确定贷款利率,严格落实监管部门“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等收费禁止性规定,保持贷款利率定价在合理水平,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多长期、低成本、可持续的金融支持。
发挥数字普惠贷款对绿色信贷投放的支持作用。用好用活数字普惠贷款,把数字普惠贷款作为绿色信贷投放的重要渠道,发挥线上办理、大数据智能风控、7X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的优势,及“秦 V 贷”细分行业的专业化数据采集及风控优势,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将客户绿色减碳消费行为数据纳入客户画像系统,优先通过“秦 V 贷”“秦 e 贷”数字普惠贷款系列产品,为绿色低碳偏好客户提供适应的绿色低碳金融产品,确保客户需求响应到位、金融服务到位、信贷支持到位。
提高绿色贷款发放效率。定边农商银行对绿色贷款提供“一厅式、一站式、一揽子”金融服务。树立“一件事一次办”意识,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办理效率,合理压缩获贷时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扎实推动普惠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定边农商银行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城镇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坚持“专注主责主业、专注支农支小、专注服务当地、专注普惠金融”经营定位,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以“授信客户三年倍增”专项行动和“信用村(镇)创建”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支持农户、城镇居民和新市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等客群,实现定边农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格局。
坚持精准营销,带动普惠型涉农贷款取得新突破。定边农商银行紧紧围绕七大类精准营销名单和省联社、审计中心发起的重大项目名单,加大精准营销力度,同时,高管及业务发展部、信贷管理部负责人主动加强与当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发改委、财政等部门及农投公司等单位的沟通对接,紧盯重点产业链,围绕马铃薯、羊子、肉牛等示范性农业产业链,加大对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精准营销的督导力度。业务发展部梳理辖内重点项目、家庭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拟建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借助CRM系统的科技支持进行网格划分,带动普惠型涉农贷款取得新突破。截至2024年6月末,普惠涉农贷款余额377766.88万元,较年初上升33569.02万元。
坚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业、小微型企业建档评级,支持地方经济复苏复活。定边农商银行借助银企座谈会、集中授信现场会、信贷产品宣传等方式推动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批量化建档评级授信,并引导客户经理主动走出去上门建档评级授信,扎实推进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客户电子经济档案完善和更新,加快服务多元化的乡村振兴金融e站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党建+金融”服务模式的有效载体,做实需求摸排、服务跟踪、精准营销、提供好利率优惠、金融顾问等特色服务,落实好定期回访制度,深度维护好各类客群,实现以客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普惠金融贷款规模的稳定增长,支持地方经济复苏复活。截至2024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82117.63万元,较年初上升10377.46万元。
坚持加大普惠数字贷款推广,促进业务稳健发展。积极落实“深入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专项职责,大力推广“秦e贷”和“秦V贷”两大数字普惠贷款体系,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开展以来,我们本着“客户经理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和“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的原则,在银行和客户之间架起一座便利对接的桥梁。在网格内,落实客户经理包村驻点责任,客户经理加入各村组微信群,持续宣传信贷政策、信贷产品,解答客户金融疑问,形成“客户一有金融需求就想到农商行,一想到农商行就能联系上客户经理”的快速反应机制。截至2024年6月末,数字普惠贷款余额220260.70万元,较年初上升52985.39万元。
四、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呵护最美“夕阳红”。
定边农商银行持续深化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完善“适老”金融服务、构建和谐金融生态,进一步强化涉老企业、养老机构、老年客户等主体的金融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以金融力量呵护最美“夕阳红”。
助力银发经济,保障“老有所养”。定边农商银行以助推养老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持续强化“政银”联动,先后与区政府金融办、工商局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精准摸排辖区养老相关企业经营情况,建立“一企一册”信息档案,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差异化金融需求,提供接力式、全方位、多元化服务方案。
传递金融温度,实现“老有所享”。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打造舒适环境。在所有营业网点门前设置无障碍通道、业务指示牌等设施,方便老年客户出行与业务办理;各营业大厅专门为老年客户提供老花镜、医药箱、爱心座椅等爱心设备,以备老年客户不时之需;同时,等候区配备老年人青睐的报纸杂志,缓解老年客户可能出现的等候焦虑情绪,持续营造适老服务环境。二是增设“爱心窗口”,提升服务质效。在辖内30家营业网点开设“爱心窗口”,畅通老年客户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缩短客户等待时间,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并针对老年客群服务需求和特点适时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厅堂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水平,努力为老年客户提供有温度的立体式服务。三是拓宽助老渠道,解决特殊困难。针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到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采取上门服务、远程视频等安全便利的方式,将柜台搬到客户身边,进一步解决老年客户金融服务困难,今年以来,为老年客户上门办理业务受到老年朋友的高度好评。
构建和谐生态,助力“老有所安”。针对老年群体容易与时代脱节、认知能力下降、缺乏投资经验等实际,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村委,通过“定点宣传、文艺宣讲、金融夜校”等方式,现场解密养老诈骗“套路”,助力老年客户群体提升防诈防骗意识。同时,在日常服务过程中,该行积极堵截各类老年电信诈骗案件、主动协助客户追查被骗资金,帮助老年群体守好“钱袋子”。
五、多元赋能数字金融,持续提升数智水平。
定边农商银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大力推广个人数字普惠贷款“秦e贷”和小微数字普惠贷款“秦V贷”两大品牌的“2+N”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体系,持续提升数字普惠贷款“千人千面”客户分类分层精准服务能力,推进农户贷款普惠化、小微贷款专业化、消费贷款场景化、小额贷款线上化转型,促进“数据—信息—信用—信贷”高效转化,提升县域及农村地区信贷供给效能。截至2024年6月末,定边农商银行数字普惠贷款客户数13547户,占总贷款客户数的50.71%。
同时,定边农商银行在各行政村建立乡村振兴金融e站,建立“金融服务员”“金融联络员”“金融协办员”三支队伍,持续巩固“双基联动”、网格化服务等工作落实。依托数字化渠道,紧贴“三农”和小微企业、民生等领域,积极构建政银融合、银企融合、行业融合的数字化场景金融生态圈,为农村群众提供金融、生活、政务、资讯、适老、物流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服务满意度和权益保护能力。